星期一, 9月 09, 2013

蘋果創辦人‧死‧直覺

蘋果創辦人‧死‧直覺

文章日期:2007-11-25 18:35
如果我下一秒鐘會死,那我這一秒要作何心態?
如果我今天會死,那我今天要怎麼活?

這是 鄭振煌 老師在佛學課上給我們的棒喝。

隨時想到死?未免也太悲觀了吧!
有些人可能會這麼反應。

不過蘋果電腦創辦人Steve Jobs也是用「如果今天會死」這個概念,
來幫自己釐清事情的優先順序,提醒自己聽從內心的聲音來做選擇。

照片來源 http://www.mathieuthouvenin.com/blog/wp-content/uploads/jobs_stanford.jpg

Steve Jobs2005年的史丹佛畢業典禮上致詞,
與畢業生分享他人生的三個故事。

第一是「把點連接起來」。
他大學讀了半年,就覺得很浪費時間,於是就休學,但還是繼續去聽課。
休學的好處是他不再需要上無聊又沒意義的必修課,
只是去聽自己想聽的課。
比如說他看到校園裡頭的海報與標示,
都是用美麗的書寫體手寫而成,
於是就順從自己的好奇心與直覺,
去修了書法課,
學到了各式各樣的字體,
以及字母之間的空間大小要如何調整才好看。


他完全不知道修這個課有什麼好處,
不過十年後,發明麥金塔電腦時,
書法課所學的東西都用上了,
因此創造了第一台有美麗印刷格式的電腦。
他又諷刺地說微軟都只是抄襲蘋果,
所以要是他沒修那堂課,
大概世界沒有一台電腦會有各式各樣的字體選擇。


所以結論是當初這些人生經驗看似沒有關連
但回頭來看,卻能夠把這些點連起來,
看到一條路
因此要深信這些點在未來都會以某種方式連接起來,
成為你要走的路。
深信這一點,
才會有信心聽從自己的心,
即便心有時候會把你帶離大家都在走的那條路。
跟隨你的心
生命大不同。

(他的follow your heart讓我想到迪士尼卡通「風中奇緣」的柳樹婆婆唱的歌:listen to your heart, you’ll understand…。看來頭腦、理智稱霸了好幾世紀,終於要讓座給心和直覺了。)

第二個故事的標題是 “love and lost”
他蘋果電腦事業愈來愈旺時,雇用了一位有才幹的人來一起經營
結果後來理念不合
董事會支持他的合夥
把他踢出他自己創辦的公司
天底下哪有這種事!

他身心交瘁,覺得前途一片茫然,
但他發覺他還是非常喜歡自己所做的事,
於是他重新開始。

他認為被踢出蘋果是人生最妙的轉折,
因為重新當個初學者的輕盈取代了要成功的沈重壓力,
也讓他空出許多時間與精力盡情發揮創意。

結論是工作佔人生的一大部分,
要能夠做得心滿意足,就是要相信自己做的事很偉大,
而做偉大事情的唯一方法,就是愛自己所做的事。



第三個他要分享的是死亡。
他十七歲時看到一句話
"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
因此他三十幾年來,每天早上看著鏡子,就問自己:如果我今天會死,我會去做我今天打算要做的事嗎?
如果連續好幾天答案都是否定的,
就代表他必須改變。
隨時想到自己可能很快就會死,
幫助他做出人生的重要抉擇。
因為面對死亡的時候,
所有的外在期望、對於失敗的恐懼、驕傲等等,
都變得不重要,
只剩下最重要的部分。
所以想到隨時會死,是避開 “I have something to lose”這種想法的最好方式。
你已經是赤裸裸的,沒有理由不聽從自己的內心聲音。

沒有人想要死,
連想要去天堂的人,都不想早點死了升天去。
不過死亡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事,
是生命最棒的發明,
是造成改變的重要動力。
因為死亡,舊的才會騰出空間讓新的生長。
(這讓我想到小時候讀的《少年小樹之歌》,
裡頭印地安人的智慧讓我非常震撼,
比如印地安爺爺說:不要討厭暴風雨,反而要感謝它,
因為暴風雨把老樹清除,新的樹才有空間生長)

這些史丹佛畢業生目前都算新樹,
但很快他們就會變成老樹而被淘汰,
因此時間有限,
不要浪費時間去活他人的生命。
相信自己的內在聲音和直覺,
因為它們早就知道你到底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其他一切都只是次要的。

最後他送給大家一句話: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我猜stay hungry的意思
是空出杯子,才能裝進新東西,
Stay foolish是保持初學者的心態,
不要當個雄赳赳的二等狗。



他致詞的文字檔請見
http://news-service.stanford.edu/news/2005/june15/jobs-061505.html

影音檔請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1R-jKKp3NA



佛教有個修行方法叫做「死隨念」,
主要就是像Steve Jobs一樣,隨時想到自己會死。
如果沒有細想的話,真的會以為佛教很消極,
但其實隨時憶念死亡,目的是讓我們更積極把握現在,
不浪費生命。
就像在道場裡做晚課時,
都會唸到普賢菩薩的警策文:「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天哪,這未免也悲了吧!
「如少水魚,斯有何樂?」這八個字,
真的會讓眼前出現一片慘澹的灰色。
但是重點是下一句:「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大家,就因為時間不多了,所以要趕快認真修行,
就好像自己的頭著火了,要趕快撲滅一樣。
要時時想到一切都在變化,千萬不要偷懶!

難怪 鄭振煌 老師常說,佛教是最積極的,
因為空性,才能產生無限可能、生起無量的大悲心,
因為無常,才能變得更好(當然也可能變得更糟)。
空性就像一個房間,
如果擺滿了東西,要移動非常困難,
也很難再裝進新東西,可是如果裡面空空如也,
就充滿無限想像,
可以設計成這樣,也可以設計成那樣,空中生妙有。
不過他又提醒,用空間來譬喻空性,
是不得已的手法,畢竟空性跟物理空間不一樣。


好啦,除了憶念死亡之外,Steve Jobs說的「跟隨你的心和直覺」也令我非常震驚。

之前有一陣子很喜歡看影集 CSI犯罪現場」,
因此去圖書館找犯罪相關的書籍來看,
包括鑑識學、犯罪心理學、
心理測繪技巧(profiling)等等,
結果看到一本非常實用的書,《求生之書》
THE GIFT OF FEAR. 作者:蓋文.德.貝克; 原文作者:Gavin de Becker; 譯者:梁永安; 出版社:台灣商務)

作者擔任過雷根與布希總統的安全顧問
對於危機的辨認與處理非常在行,
他在書中一再提醒大家相信自己的直覺
因為直覺其實是比腦筋的推斷還更快、更準確,甚至更理性的能力。

比如剛認識一個人時,
我們的腦筋可能會被他給的名片限制住,
比如上面寫說他是某某公司的經理,
於是腦筋推斷他一定很有能力,於是就信任他或喜歡他。
可是直覺並不看名片,
直覺在最快的時間內,從各個方面吸取並整合所有資訊,
比如這個人眼睛眨動的速度、
手勢、聲調、用詞遣字、頭髮的乾淨度、
衣服很有品味、鞋子卻很不配、
手錶金光閃閃,
拿出來的筆卻很廉價等等,
直覺已經發現這個人的不一致性,
開始心生懷疑
但腦筋卻一直告訴自己,
他是某家好公司的經理耶,
不可能是壞人

作者提到各種人:殺人犯、強暴犯、暴力犯、跟蹤狂
描述許多他處理過的案例
闡明碰到危險時
如何在千鈞一髮之際瞥見求生訊號
而逃過一劫
當然他不是要嚇我們
不是走在路上,要懷疑每個人都有不良意圖
這樣的多疑反而會蒙蔽了直覺

總之
直覺好處多多
既可以避開災難
又可以找到真正要走的路


感謝恬綾跟大家分享Steve Jobs的演講
提醒我如果明天要死,今天要做什麼?
答案是寫這篇文章。
Miss hayuta2007-11-27 09:21:17 回應
好喜歡這篇面對生命時,提醒我們積極的態度!
積極的做功課,積極的瞭解自己~
謝謝忙碌的yinyi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