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9月 09, 2013

顧佛祖也要顧腹肚

顧佛祖也要顧腹肚

文章日期:2008-04-05 10:32
顧佛祖也要顧腹肚

鄭振煌

  臺灣有一句很流行的話:「顧佛祖也要顧腹肚。」(閩南語發音)意思是修行須要福德資糧,先吃飽飯才能修行。
  修行固然要降低物欲,但基本生活所需是少不了的。宗教團體為什麼很少看到年輕人?因為年輕人都賺錢去了,等到退休之後,內心空虛,就尋找宗教填補,退休也才有閒錢閒功夫談修行。
  宗教團體猶如企業體,有賴專業人士的企畫和執行。出家眾固不乏世間法的專才,畢竟還是以出世間法的修行為第一要務。因此,宗教團體的運作,有賴在家眾的投入,義工擔負大部分的工作,但經常性的事務就要受薪人員負責,他們可說是「顧了佛祖又顧腹肚」。
  一般人的刻板印象:在宗教團體工作,不應拿錢。即使受薪,也要比外頭的待遇低。
  難怪很多人才都把宗教團體當中途站,找到更好的待遇就說再見了。宗教團體如果留不住好人才,表面上低待遇省了不少錢,實際上低效率所帶來的資源浪費非常可怕,惡性循環的結果是宗教團體最不惜福,雖然口口聲聲說要惜福。那些留在宗教團體工作的好人才,值得我們給予最高的尊敬。
  宗教必須永續經營,經營必須講求績效,績效有賴人才,人才要有對等的待遇才留得住。在家眾要養家活口,要參加社交活動,要支付生活、醫療、養老、兒女教育、親友往生等龐大費用,絕非「發心」二個字所可打發的。
  「既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是非常不實際的作法。
  發心在宗教團體工作的人,大體上都比較清心寡欲,即使待遇高,也不會亂花,也會把剩餘的錢捐給道場。他們追求心靈層次的提昇,因此給予合理待遇之外,也應給予修學的機會,如此才能顧了腹肚,又顧得到佛祖。宗教團體往往為了節省開支,工作人員身兼數職,操得半死,怎能顧到佛祖?
  兩全其美的方法,就是顧了腹肚,又能顧到佛祖。
「維鬘學會」,文字般若: http://59.120.208.214/artical.html
ahi2008-12-12 17:41:44 回應
鄭老師也是慈心。同理爲實際著想,非小人。
SUPERMAN2008-04-24 19:59:16 回應
這倒是
沒命了怎麼侍奉佛祖?

沒有留言: